依法治校 让学校办学更规范科学
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自评汇报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地处于黄浦区中部的淮海路商业区,南倚“新天地”,毗邻淮海公园,可谓闹中取静。学校环境优雅,设备完备,育人氛围温馨和谐,是黄浦区一所对内示范,对外开放的优质公办小学。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场地开放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上海市少先队雏鹰大队、黄浦区文明单位等荣誉。在84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从规范走向优质。
目前设有20个教学班,418名学生,59位教职工。学校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将“在这里,童言可以无忌;在这里,童心可以飞扬;在这里,童年可以难忘”确立为办学理念,提出了“童味教育”的办学哲学,通过富有“童味”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家校联动踊跃,教师学生快乐地同成长,从而办出本校独有的特色。
学校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市级教育部门依法治校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在学校管理、学生育德、课程教学、人事聘任、规范收费等方面进行法治管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学校规范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将学校建成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现代学校。
学校以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为突破口,以不断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及增强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依法治校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自评汇报: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形成依法治校工作机制
依法治校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全校师生对照规定从严自律,注重实践,使我校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的道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纳入了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从组织、制度、评估、激励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了学校依法治校的治理机构,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家长代表和专业律师作为机构成员,参与到学校的民主决策之中,为学校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及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服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二、建章立制 有章可循 保障学校工作顺畅实施
实施依法治校,核心问题是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问题,这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本着全面覆盖、广泛延伸、互相衔接、切实可行的原则要求,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
从2012年开始,着手重新修订学校章程,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召开学校班子会、教工讨论会,集思广益、逐条研究,在2013年6月14日经第四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2013年6月18日经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正式通过了《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章程》,修订稿经教育局审核批复后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学校章程分为总则、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学校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教职工、学校资产、学校与家庭社会和附则等方面,成为学校依法办事、依法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制定各项制度的“母法”。
根据区教育局工作要求,我们以规范办学行为,抓好章程的修订和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为重点,在区教育局政策法规科指导下,依据教育局下发的各项岗位职责及规章制度参考目录,全面实施制度建设工程。学校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全面梳理各规章制度,包括党政制度、德育制度、教学制度、聘后管理、财务制度、财产制度、安全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在此梳理的基础上,本着方便使用、便于落实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制度修订、补充和完善,再组织力量进行归类、汇编成册,形成学校的《管理手册》。
三、学法用法 规范办学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推进
依法治校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提高领导干部和师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学校将其列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课程方案和标准,各年级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尤其是体育学科,1-3年级学生每周四课时,确保每个孩子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学生各科作业都能够按要求严格控制,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至五年级回家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严格遵守市教委的要求,不征订教辅资料,不推荐学生去机构培训,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促进师德素养的提升
实施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校,关键在于教师。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多次聘请法律顾问、消防部门等专业人员为教师讲座。学校校级领导也多次参加上海市中小学校长法治教育专题培训,更好地引领学校教师队伍的法治建设。
学校认真贯彻《教师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师师德负面清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广大教师依法实施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同时也杜绝了教师侮辱、歧视、体罚学生等现象。
(三)规范代办收费的行为
教育收费是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规范收费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教师形象,同样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在收费问题上是严厉的、认真的,凡涉及到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都严格按照财政、物价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执行,没有任何乱收费现象。
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具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所有牵涉“三重一大”的事项都要通过校务会讨论决定再执行。
(四)树立学生守法的观念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并组织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1、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午会、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学校还聘请街道法制辅导员为学生开设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教育的讲座,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
学校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牢固树立宪法权威,结合法制宣传月暨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以宪法学习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制作并在校园张贴宪法主题的宣传海报,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国家宪法日宣传短片,参与国家宪法日主题升旗仪式,开展宪法知识网络竞赛。
2、抓好学科教学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渗透教育,如利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向学生讲授宪法、国旗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内容,使学生知晓一定的法律法规。
四、民主管理 党政工合力 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依法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工作,如何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我校在操作上实行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把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做到“法律无情,操作有情”。
1、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权利
学校工会积极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维护权益的作用。每年召开教代会,对于涉及学校发展、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问题都进行讨论审议并作举手表决,审议通过了诸如《卢湾三中心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卢湾三中心小学师德负面清单》等制度文件。在教代会期间,教职工们畅所欲言,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对教代会的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使教职工的想法能通过正常途径及时表达。在有效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的同时,确保广大教职工的权益得到维护。学校还建立了“人事争议调解小组”,规定了调解程序,为教职工的相关权益诉求畅通了渠道。
2、少先队代表大会参与管理
学校每年召开少代会,在会议期间,集思广益,征求意见,放大儿童的心声,了解儿童的需求,满足儿童的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结合学校实际,落实《上海市少先队改革实施方案》,参与市区少工委的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家长代表大会献计献策
学校每三年召开一次家长代表大会,审议各项议程,做好各项决策,为儿童的发展做好服务。同时,每学期定期召开校级家委会会议,学校领导亲自汇报工作,并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学校不断梳理思考内涵发展。
4、校务公开监督学校管理
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我们以教工大会、学校网站、学校公示栏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进行校务公开。如:学校财务公开,教职工评优、职称晋升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合法公正。
五、特色创建 家校社合力 提升依法治校内涵
学校作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明理导行,引导学生知礼仪、守规范,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小公民。学校通过开展每周专题教育广播,内容涉及法制、安全、国防等普法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生动案例、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结合纪念日、节庆日开展禁毒、禁烟、反邪教、金融诈骗等法制主题班会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开学、放假前以及节庆日、社会热点等契机,开展垃圾分类、“小红帽”交通安全、民警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进校园、“文文明明安全行”公共安全教育展示、文明骑行交通安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受到师生、家长的好评。
学校自2013学年起,率先进行了《公共安全行为指南》课程的试点。近年来,学校依据“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交流、会审美”的学生培养目标,将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中学到的公共安全知识在探究型课程中进行实践。把校本课程学生读本《彤彤飞飞安全行》分“快乐安全教育”、“快乐场馆体验”、“快乐班队活动”三个模块推进。整合安全教育内容,发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创设多种实施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了解识险避险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公共安全行为习惯,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安全、快乐、幸福的成长。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内涵发展。
201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