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人们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则的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基本意识。比如说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等等。自己不守规则就别扭,看到不守规则的人就自动去制止、纠正,这样就达到了守规则的最高境界。社会是一个整体,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遵守规则,这个整体才能正常运行,个体也才能在整体中获得安定感。
意愿的形成和改变,不像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改变,可以指望别人的传授示范和自己的学习模仿发挥重要作用;做某件事或某类事的意愿背后,常常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整套价值观念、心理动机和利益考虑。它们的培养,根本上需要社会环境的更加持久和系统的影响,以及主体自身的更加自觉和坚定的修养。
虽然规则本身的内容是对“做何事”问题的回答,但我们作为行动者是否有按照规则来“做事”的能力和意愿,则是对“是何人”问题的回答。换句话说,我们有没有规则意识,我们的规则意识强不强,不仅会决定我们做事的效率有多高,也会决定我们做人的境界有多高。
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强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公民规则意识是基础。
什么是规则意识?就是公民在对法律信仰、认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自觉地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无法成功。
做事情没有规则的案例有很多,举不胜举。“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公平竞赛”的规则也同样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的践踏着……乘车不买票,不排队……种种不守规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
对于此现象,我们专家不约而同的疾呼:我们的人民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规则哪儿去了?众所周先,中国已加入WTO,即将面临一波又一波机遇与挑战。但不管是狼来了还是谁来了,我们的规则不能废。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世贸组织对成员国的统一要求,也就是基本准则。
专家学者的话,为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否则便会首先出局。但规则并不应一味盲目的墨守,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仔细分析、研究规则,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应让规则束缚我们,而应让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那么我们小学生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5.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6.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7.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8.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0.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1.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2.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3.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4.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1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16.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17.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18.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19.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20.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
21.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