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机制运行
发布时间:2017-03-27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

从学校的内部组织结构来看,我们有规范的教育网络。我们逐步建立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德育处、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和家委会为主体,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形成以学校为龙头、以专业部门为单位、以班级为基点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因为我们觉得建立和健全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l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

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创建文明、向上的教育氛围,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同创共建、和谐发展”的原则,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与淮海中路街道社区经充分协商已达成共识,建立共建合作关系,学校主动配合社区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社区关心困难家庭、特殊家庭的学生,通过走访、协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学校按需向社区开放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室配合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每年年底召开一次共建单位座谈会,会议由学校负责通知和主持。

l  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学校多年来一贯实行“全员育心”工作机制,为此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晓度肯定是100%的。学校领导小组定期指导、研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自我分析诊断、自我寻找和克服不足的提升机制。将原先的学校行政班子更名为“根植服务团队”。淡化行政色彩,强化服务意识,倾听儿童的声音,及时修正工作内容和形式。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通过设定“特别交心日”、实行“下沉式听课”、开辟“学生愿望墙”、设置“学生心语电子屏”等相关策略,引领管理层眼睛向下,“到教师和学生中间去”,获得来自一线的真实信息,从而提高管理决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形成“管理为学生”的价值观,以制度来保障学生声音能够得以真实及时的传递。

l  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转介制度

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健全,并与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儿童医学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紧密的预防、干预和转介制度。

学校拥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机制”,并建立起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针对全体学生,我们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心理调节方法;通过全体老师担任学生学习辅导导师,协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通过“心理健康活动月”及“心语心苑”的社团活动,让积极、乐观、互助的心态在校园内传播。基于多年的实践与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生适应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和情绪调节问题等是学生较为集中的问题。为此,我们开设了相应的小团体辅导,由心理老师负责带领团队,开展辅导;其中有个别需要的学生还可以寻求单独的心理咨询,并利用学校心理邮箱跟老师互动咨询。针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困惑的学生,先由心理老师负责评估,然后联系家长,转介至市区精神卫生中心诊断、治疗,心理老师、班主任配合跟踪辅导学生在校生活。

l  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分管校长、年级组长、心理老师、总务主任等组成,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负责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实施危机风险化解。学校制定了心理危机的培训、演练方案,使全校各部门、全体师生了解危机处置、干预流程,能够各司其职,协调工作,化解危机。

l  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制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措施,畅通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通道,经常性地对本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对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困难学生、突然遭受重大打击等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随时掌握心理危机高危学生的心理变化。学校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区精卫中心、儿童医学院、区妇幼保健院保持联络。学校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转介,并跟踪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