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
卢湾三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7-06-19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

卢湾三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方案

 

一、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目标

1.立足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调查我校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和实际家庭教育状况,探索家庭教育的方法及规律,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推动我校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探索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多种教育力量的有效整合,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网络,积极寻求最佳契合点,构建良好的大教育环境和创设良好的大教育氛围,最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3.广泛了解国际国内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吸纳国内外、市内外家庭教育先进思想与教育方法,拓展教师和家长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4.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丰富家长学校工作的有效形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与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多方开发德育资源的强大德育网络,使家长学校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成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强大推动力。

5.进一步分析把握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思想动态,为针对性家庭教育摸索普遍性规律,提供依据和方法。

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协作关系,学校和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挥家长,更不能命令家长。在进行指导时以对家长的尊重为前提,平等对待家长,交流教育的思想、方法、技巧。

2)全面性原则

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全面,既要重视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传授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要注意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又要教给具体的教育方法,使家长的教育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3)正面性原则

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采用正面积极的方法,主动帮助家长弄清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要以经验介绍、交流思想、事例启发、表彰宣传为主,切不可对家长批评讽刺或责备挖苦,因为这样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无法收到指导效果。

4)针对性原则

由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同,文化修养、教育能力各异,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就应分期分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做到准确到位,使家长学有所获,学而致用。对家庭教育出现的困惑,要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解决家庭教育疑难。

5)超前性原则

教育是前瞻性的事业,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具有前瞻性。不但要看到家长当前的需要,还要根据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对家庭教育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具有预见性的指导。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对家庭教育的方向给予明确指导,使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具有超前性,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要与时代相适应。

三、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内容

1. 将家庭教育管理与指导工作规范化

1)逐步制定并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家长学校考评制度》、《家庭教育个别辅导方案》、《家长学校教师备课、授课制度》等。

2)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的研究,召开主题班主任沙龙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能力和水平。

2.创设有效的多元化家长学校学习形式,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1)每学年开学时,认真组建新一届的家长委员会,认真审议并通过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家长,使家长了解教育、支持教育,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积极创造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学校文化和管理力度,促进学校管理的人本。

2)举办专题讲座或沙龙。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提高家长的修养,让家长“以身立教”,指导家庭创设良好的“氛围”,熏陶孩子,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情况。

3)家长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对家长也进行分层次的个别教育。解答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共同探讨家教中的困惑,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4)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成果,向家长介绍学校近、远景规划和当前的教育教学计划,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努力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值此机会征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5)开通“家校联系热线电话”,班主任老师可随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使信息交流及时,在偶发事件发生时,能立即实现家校沟通,使事件得到较好处理。

6)开设家长信箱、微信公众号,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相关内容的书籍,开通家长培养子女的知识和信息来源。

7)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亲子活动”、“征文活动”等一系列双向主题活动。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请进来、走出去”,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