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快乐法宝
发布时间:2018-04-18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

快乐法宝(四年级)

卢湾三中心小学

陈嫣

背景介绍

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按照时间状态的不同可分为:针对过去的积极情绪体验、针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针对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乐观,是针对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当一个人把某种社会性的未来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需要的、对他有利的或能为他带来快乐的,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联的心境或态度就是乐观。塞林格曼以归因研究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人选择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其解释问题与挫折的方式是采取乐观的归因方式,还是悲观的归因方式。他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就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

本专题是积极情绪主题单元中的一个。通过这个专题的辅导,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体验乐观的生活态度,尝试运用积极归因的方法,促进积极改变自己行为的发生。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愉悦的心境。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有消极归因的情况产生,从而无法积极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尝试发现哪些事情能让自己或同伴感受到快乐

2. 借助故事,体验乐观的生活态度,尝试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愉悦的心境。

重点:体验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尝试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愉悦的心境。

教学准备ppt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快乐争渡

1.  游戏规则:全班分两组,一字排开,面对面站立,中间画两条平行线,其间隔为“快乐河”。甲组第一个学生大声说出一件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后,通过“快乐河”到达彼岸;乙组第一个学生也如此;甲乙交替进行,要求所说的开心事不能和之前说过的重复。直到某一组的学生无法再说出其他让自己开心的事时,游戏结束。过河人数多的一组获胜。同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一起过河。

2.  师:成功过河时,你的心情如何?有谁过河时,向别人提供过帮助?帮助了别人以后,你的心情又是如何?

3.  过渡:听了大家的快乐故事,我觉得,好多同学都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愉悦的心境。快乐有时可以是这样,有时又可以是那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快乐法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快乐法宝

出示课题:快乐法宝

二、让故事说话:《乐呵呵的苏格拉底》

1.  出示故事,听老师讲故事。

故事大意: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做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不管是拥挤不堪还是孤单一人,也不管是住在底楼还是住在七楼,他总是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因为他觉得“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2.  师:听完故事,你觉得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借助图表,小组共同讨论:当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朋友们所说的,和苏格拉底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同样的环境,为什么说法会那么不同呢?苏格拉底的快乐法宝到底是什么?

环境变化

朋友说……

苏格拉底说……

苏格拉底的快乐法宝是……

 

 

 

 

 

 

 

 

 

 

 

 

 

3.  大组交流。

4.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吗?悲观者,眼睛里看到的往往是自己缺少的或者失去的东西,而不是拥有的东西,心里满怀着对别人的抱怨而不是感恩;而乐观者,心里总是充满了阳光,对所得到的,都会抱着万分的虔诚去感恩,因此赢得良好的机遇,获得想要的成功。

三、实战演练

1.  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境遇。你能不能运用你的快乐法宝来是自己保持愉悦的心境呢?来试一试吧。

2.  出示生活情境。

3.  学生边说,边归纳快乐法宝。

四、小结

教学建议

1.      整堂课时间的把握非常重要。游戏和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故事讨论后的交流可以每一小组交流一个。

2.      选择生活情境要贴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的交流也要尽量避免假大空。

教学反思

在活动当中,比较可取的是:我不给学生设教材上的框架,把注意力放在“导”字上,而不是“教”字上,主要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乐观的生活态度尝试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愉悦的心境。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投入辅导活动,在活动中努力做到直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交流分享,努力理解、体验角色;认真倾听和观察别人的活动。

在正式上课前,我安排了一个热身活动:快乐争渡。我原本预设,当学生们完成游戏后,我提出问题:成功过河时,你的心情如何?有谁过河时,向别人提供过帮助?帮助了别人以后,你的心情又是如何?通过这个问题,除了导入主题以外,也启发学生回顾和家人伙伴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以及帮助别人以后带来的幸福感。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过河”的,并没有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情况出现。我想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索。

由于学生不易于直接观察自己,不容易知道自己所表现的行为是否适当,不容易确定自己能力的高低,就必须借别人的故事来作为衡量的依据。因此,我接下来设计了一个“让故事说话”的环节。听老师说完故事以后,借助图表,小组共同讨论:当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朋友们所说的,和苏格拉底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同样的环境,为什么说法会那么不同呢?苏格拉底的快乐法宝到底是什么?由于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段与段之间的结构也比较类似,所以我觉得孩子们应该很容易找到答案,但是在分小组汇报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别人的生活态度,虽然可以借鉴,但是始终是别人的态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遭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样乐观地去应对呢?为此,“实战演练”的环节,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次相互支招的机会。其实学生们在小组里讨论的时候讲得很好,方式方法也很丰富但是在大组汇报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都表述出来。我想这也跟他们平时的学习方式有关系,但是我觉得基本效果还是达到的。

总体来说,上完课以后,整黑板留下了学生自己写的想法和感受,让我很有成就感。然而,整节课虽然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和思考,但是光靠故事、讨论类的体验,显得有些沉闷。而且对于这个借班来上的班级来说,不够熟悉,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没有预期的精彩。如果能够通过一个游戏活动来贯穿,孩子们的体验会更深刻、更丰富,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的。

 

分享到: